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4的文章

異於常人的音樂偏好

圖片
  2014年暑假報名當了第25屆傳統音樂金曲獎頒獎典禮的志工。   通常這樣的場合,在頒獎典禮會場外面會有入圍者(個人、團體或相關單位)販售相關商品。   我和我另一位一起當志工的同學,就在頒獎典禮的忙裡偷閒時間幾乎把當天(嚴格來講是三天)的微薄工讀酬勞瞬間全部敗在新買的CD上了。   這是我們兩個人都有入手的其中一件: 朱哲琴 「月出」專輯.風潮唱片   買這麼多片卻單只想講這套CD,實在是因為我們都走了音樂(還是民族音樂)這條不歸路。 2CD,左為創作音樂,右為民族音樂采風   會把這套帶回家的原因,說真的,其實不是因為創作音樂......反倒是為了那片田野採集錄音。   給各位看看田野採集的錄音究竟錄了些什麼   許多曲子在被創作時,作曲者會選擇用少數民族的音樂節奏或調式、樂器或人聲等特殊音色為創作靈感或素材。這在國樂的創作曲上尤其顯著,從小練過的獨奏曲或合奏曲有半數都是中國各地的的民歌或少數民族的舞曲,漢滿蒙回藏通通有。但小時候在彈奏時其實也不會想那麼多,自己不問的話老師也不見得會多講,所以嚴格來說,是在"不小心"踏入民族音樂的鑽研世界後,才開始對最原始的素材有感覺吧!   血拚完,我和我同學回到後臺時依然熱烈地討論彼此的戰利品。語畢,我不小心說了一句: 「 哎!要不是念音樂,我應該不會買這麼多吧? 」   此時旁邊不認識的學妹抬頭望了望我們,不用說就知道是讀什麼的了......   我們就順勢和旁邊的學妹們交流了一下,也讓她看看我們的戰利品。   說真的,同樣都是讀音樂的,但不同主修,會聽的音樂還是不太一樣,尤其學妹們是主修弦樂和作曲的,走的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路啊。   學妹看完後,我就拿著這片CD對她說,這片采風錄音,大概只有讀民族音樂的人會視如珍寶吧?   學妹聽了也贊同道:對耶,不然有誰會買呢?   嗯,對呀,我也想知道......

問世間琴為何木

圖片
  最近買了新琴。   選琴時,我在一台紫檀木和黑酸枝木(俗稱老紅木)之間作抉擇。兩台的價位相同,音色都偏溫潤。嗯,當然也是因為預算有限,一台琴的價格通常和它所使用的木材及圖案雕刻工藝有關(鑲個玉或貝殼或貼金),沒上限的話當然想把開價開到上百萬的小葉紫檀箏帶回家囉!     說到預算,其實在買琴之前,我的老師便跟我說,她挑琴不是挑木頭,而是挑聲音。聲音好的自然是好木頭,但好木頭做出來的琴聲音不見得如想像好。(在此特別感謝彭老師耐心陪我選琴並願意割愛啊)   雖說如此,我還是有和大多數人一樣的迷思,總認為買台紫檀的比較好,因為人云紫檀好,自己內心也不知不覺亦云紫檀好,畢竟紫檀是非常好的木材啊!   可是最後,我決定選標籤上打黑酸枝的那台。一台琴,除了它本質必須要好,還要看這台琴的音色適合彈奏什麼樣的曲子,以及演奏者彈起來順不順。換句話說,琴和人其實也是有緣份的呢!     回歸本質:彈琴的人,你是買木頭,還是買琴呢?     說真的,我還是很喜歡那台紫檀箏,可能是因為已經彈開了,所以彈起來比較不費力。最後考量點是因為那台紫檀箏的餘音略嫌長,如果是彈快速指序或者是快板的樂段,聲音可能會糊在一起,這樣的音響效果就不好。如果家裡還有另一台餘音較短且音色比較剛健的琴,那真的可以考慮;可惜我就是沒有 ” 同等級 ” 的其他的琴,不然應該兩台琴一起帶回家呀XD     選完琴回到家,剛好舍妹與她的男友在家,便趁機趕快問一下對木材略有研究的兩位。舍妹大學主修古蹟修護,木雕是他們的主修;她的男友大學是念森林系,對樹頗有研究。 想不到當我問他對紫檀熟不熟,他竟問我:你是說紫檀(樹)?還是紫檀木?   這時我內心才突然驚到,原來兩者不一樣!他說,市場上為做區隔,會給木材不同的名稱,像是紫檀樹的木材,可能會被分為花梨木、玫瑰木 …… 等;黃檀樹的木材,才會叫做紫檀木,或是還有其他名稱。另外,我們常聽到的紅木,也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被叫做紅木的木材不知有多少。要再更精確的話,對植物專家而言,分「界、門、綱、目、科、屬、種」來一一論述才是專業的表現,我們一般人恐怕中學畢業沒再複習生物就忘記這個概念了。   眼看問題越問越多,我就乾脆直接問核心問題:那黑酸枝的好嗎(新買的琴)?   他回答黑酸枝基本上和紫檀是

沒有分數的報告

  碩士班第三年下學期旁聽了一門「音樂與社會」,授課教授是澳洲籍客座教授:亞立斯特.諾柏先生( Dr. Alistair Noble ) 。會想聽這門課,除了是因為自己對於從社會學的角度切入研究音樂頗有興趣,另外一個重要的動機是因為想要練英文聽力;在臺灣不常講英文,到國外讀書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為了彌補碩士沒在國外念的小缺憾,只要所上有聘外籍教授的課,我一定會去修,或是旁聽。   因為「音樂與社會」真的是一門非常理論的課,除了讀的東西會比較硬,課業也不輕,每堂都會有討論(意思就是有一篇 paper必須事先讀過,不然會不知道該講什麼),也有期中presentation(10-15 mins.)和期末的final paper(2500 words up)要交,英文能力最好要有一定程度,不然就沒戲唱了。這堂課到期末,加我這個旁聽的人,總共剩下4人 ,其中一位退選的同學就真的是因為老師覺得他課堂表現不理想請他退選,不然他無法給成績。不過,像這樣的精緻小班,其實上課起來更有品質,報告可以一對一討論!(當然也是老師要求啦!)   雖然我只是旁聽,但期中 presentation和期末的final paper 我都有完整參與到,而且因為沒有成績壓力,所以做起來可以更加揮灑自如吧!研究所的報告其實都挺自由的,教授不會特別限制你一定要做什麼,相關即可。以這次的期中報告為例,教授希望大家鎖定一位課堂上讀過(其實沒有也沒關係)的學者介紹他的理論,所以期中時我選擇報告Bourdieu的文化再製論,一來因為以前修過教育社會學,對此人較為熟悉,也覺得對我而言從社會學的角度切入似乎比音樂學好講。研讀過程中還發現有學者將這文化再製中的場域理論實踐在藝術研究上,1真的是感到非常有興趣!因為在我內心,我還是深深覺得,學習音樂就是擁有(或必須花費)各種不同形式的資本,除了立即能聯想到的昂貴樂器或學費(經濟資本),還有音樂家高雅的氣質(文化資本)、音樂家名望(象徵資本)等等,後者是土豪式砸錢換不來的。   關於自己的英文能力,說真的以研究生該有的程度來說應該不算好,每次上課都像考了好幾場的 toefl ,總是無法完全吸收課堂上的內容,好可惜啊~有次下課後我害羞地問老師口頭報告架構的設計,問完後當老師問是否還有其他問題,我只好很不好意思說,著作我是先看中文版,問題大概

跨領域的省思-從公領系到民音所

  成為民族音樂所研究生的這幾年,每當在外報上自己的學歷,下一句最常被問:你的主修是什麼?   當我回答「民族音樂學」之後,通常問話的人就會愣個好幾秒,之後才回神問:那是什麼?我都簡單說,就是搞理論做研究的,就像是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在做的研究一樣,只是我們的對象是音樂,或者是和音樂相關的人事物。講完後對方還是會似懂非懂,畢竟隔行如隔山;民族音樂學相較音樂學,專注的對象大多為歐洲藝術音樂以外的音樂,真的算是比較冷僻的學科,所以如果問話的人非具音樂背景卻還聽得懂,我反而感到驚喜。   接著就被問到那你以前的主修是什麼?   我只好照實回答「公民教育」,因為我大學時讀的是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簡稱公領系),這個系以往主要是培育中學的公民老師和童軍老師,現在也是,只是現在系上大概有一半的學生未來不會選擇當老師。省略了童軍這一塊不講,不是因為我不在乎童軍,而是因為大學時童軍的相關學分修得很少,深感這塊領域並非自己專業。   當然「公民教育」這個回答也是聞者意料之外的答案,會問的人其實都預設了想聽到某種樂器的答案,這是因為大部分人對音樂最直接的理解是以樂器或聲樂入門,也因為大部分會讀民音所的不外乎是音樂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如音樂系、國樂系、應用音樂系 …… 等,大學都有主副修的樂器(或作曲)。真的要回答一項樂器的名稱,大概也只能回敝人在下最擅長的樂器是古箏了吧。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好奇,公民和音樂看起來一點關係也沒有,要怎麼轉,或者該怎麼跨越非以往專業的藩籬?其實根本沒訣竅,(就我認識)絕大部分非音樂系畢業卻能考進音樂相關研究所之人,都是從小就有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或者至少精通一項樂器的演奏;換句話說,至少有樂團(社團)合奏經驗,或受過長時段的樂器個別課指導。所以換個領域真的不是一蹴可幾,只是過去的努力或經驗沒被看到而已。唯一能惡補的大概是音樂理論、分析,或音樂史吧。   對於跨領域,我曾經也在想,該如何結合這兩個領域成為一個 π 型人呢?這讓我想到面試當時某個教授問我的話:你覺得你公領系畢業來唸我們民音所有什麼優勢?還好我有大概想過如果被問到可以回答什麼, 1 不至於腦袋一片空白。我當時的回答大概是這樣:   我高中時因為學校的專題課有寫小論文,並參加比賽,獎狀有附在各位教授手上的審查資料本裡(這時就真的會有教授認

音樂背包客

圖片
  對於學音樂的人來說,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光鮮亮麗出現在大眾面前,然後氣定神閒地演奏樂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揭開這層光鮮亮麗的面紗,卻有不為人知的落魄一面,尤其對演奏大型樂器且需自行搬琴的人而言更是有口難言。畢竟,不能視別人的幫助為理所當然,常常找人幫忙搬東搬西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我認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搞定一切最好。   在此分享敝人的經驗,讓各位演奏家或愛樂者也能在演出時從容不迫、帥氣或優雅地現身。僅供參考,不一定適用每個人。   首先,如果是一天內的演出,建議的行囊最多不要超過下圖[1]的裝備: [1] 後背包、架子、譜架、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圖為我的裝備:後背包、架子、譜架、箏(袋),以下依序一一詳述。   後背包:如果一時找不到人幫忙,一切須自行動手時,雙手一定是一手拿箏、一手拿架,所以包含演出服裝、用品、大小隨身物等,最好是一個包包搞定。我用的是Kangol的後背包,有點不便宜,但很好用,下面會再更詳細介紹它。   架子:帶琴總不可能不帶架吧?一般是帶古箏專用的A字架(見下圖[2]),方便攜帶也比較有古典韻味。圖為電子琴用立架,比起專業的古箏立架輕非常多,但放箏會比較不穩。   譜架:其實表演時譜架可有可無,如果演出是獨立的節目一般來說不要出現會比較好看,但那也必須全場背譜。如果演出的性質偏向背景音樂(例如在飯店或餐廳當樂師),一彈就是一小時,那就還是帶著吧!   箏袋:因為考慮演出場合和氣勢的關係,必須自備琴的話我習慣上都還是帶一般大小的箏;我用的琴袋,袋子雖厚但輕,且附有提把和輪子,方便拖曳行走,這樣就不會背琴背到肩膀瘀青了!有一回看到學姊在用,就決定一定要買一個,不然穿露肩禮服露出青一塊紫一塊的瘀青非常不搭,實在有損演奏家形象。備絃、膠帶、小剪刀、蠟筆或彩繪筆(做記號用)放箏首或箏袋附的外層袋子裡。調音器放後背包。 [2] 裝了箏的箏袋、很鼓的後背包、A字架   如果是旅行演出(兩天以上需住外面),那要帶的東西就更多了。   其他樂器的演奏家通常都是背著樂器、拖著有輪子的行李箱,我的裝備剛好相反:背著行李、拖著我的琴。   這對女生來說尤其困難,我平常出門都大包小包的,如果不是因為帶著樂器,我一定是一卡皮箱裝滿滿的啊!想想萬一只有自己一個人,拖著兩大箱東西,要走

砸錢培養美感?

  昨天教育部長被立委質詢台灣美感教育不足。大環境使然,我們國家又不是缺乏藝術相關技能的老師,也不是缺乏藝文展演,相反的反而發展非常蓬勃,不但國家級的展演場地可以欣賞藝術,其實一般大學院校的音樂廳或藝廊幾乎每天都有展,甚至社區也會有社區音樂會,這些大多不另收取觀賞費用,一般人可得的藝術資源其實非常多;無奈政策和產業就是不重視學校裡面的藝能科,因為事實上它真的不是個可以賺大錢的事業,既然不被重視、不賺錢,那功利取向的人會捨棄自己的利益嗎?不改善這樣的風氣,美感教育的推行就會相當辛苦。   好不容易終於有立委願意出來為「美」講講話,但不知道到底是記者下標不當還是立委問話沒做足功課的問題,導致這件事看起來像一群外行人討論行外的議題,接著要執行外行的政策。   報導在此,對事不對人。 中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8002062-260115 自由: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77016   不知道是因為設計過教案的關係,或是其實大家跟我一樣,覺得立委的質詢方式 ( 引起動機 ) 很怪?舉了三位設計師 ( 珠寶、服裝、女鞋 ) 的照片,問部長認不認得,由此來判定一個人是否有美感嗎?原來委員認為知道設計師長什麼樣子就有美感囉,看不看得出個人設計風格、作品特色不在探討範圍內是嗎?我在買衣服、首飾、鞋包的時候只在乎好不好看、喜不喜歡,其實不太會問設計師是誰,只是可能剛好同個設計師的款式我都非常中意;那些有打設計師名字的時裝專櫃,服裝是真的好看,但我根本不敢買,買了可能也穿不了幾次(當然,那是藝術品!)。先不論照片到底是設計師的作品還是設計師本人,一般男性會對珠寶、首飾、時裝甚至是女鞋有研究嗎?如果今天部長是被問名畫作者和名稱答不上來,那可能真的挺囧的,但珠寶服裝女鞋這個例子實在是無法涵蓋所有年齡層和性別啊,我相信很多人如果被問到都會和部長一樣一頭霧水。   至於奧運選手服 ...... 個人覺得是真的沒很好看,但不只是選手服,其實台灣大部分公立學校的制服 ...... 有人說過好看嗎?這些制服還不知道從什麼年代就有了,我指的是年代比較久遠的學校。制服醜歸醜,但大家都還是照穿,甚至愛穿,因為穿的是榮耀,不是美感。

善本書閱覽記-沈寵綏《度曲須知》

圖片
  進進出出師大圖書館第七年,才有機緣一窺善本書真面目,頗感汗顏。但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罪惡感,畢竟讀的領域不同,就算把圖書館當第二個家,習慣看的書或資料都不是古籍啊!這年代若不是看膠裝的書,就是看網路上的資料了,線裝書大概只會出現在特色款式的筆記本裡吧。   此外也順便查了一下為什麼一些古籍或線裝書被稱為善本書,不然臨時被問還真的會答不上來: 善本這個名詞,起始於印刷術發明並且普及以後,約在北宋時期。清代張之洞曾言:「善本並非紙白版新之謂,謂其為前輩通人用古刻數本,精校細勘,不譌不缺之本也。」   目前在臺灣公家機關收藏的善本書,都是依照 「善本圖書編目規則」裡面訂的規範收藏。範圍如下: 一、明弘治以前之刊本、活字本。 二、明嘉靖以後至近代,刊本及活字本之精者或罕見者 三、稿本。 四、名家批校本。 五、過錄名家批校本之精者。 六、舊鈔本。 七、近代鈔本之精者。 八、高麗、日本之漢籍古刊本、鈔本之精者。   所以就是記載有內容的東西、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洗禮流傳下來的珍貴老書啦! 兩本臺灣師大圖書館收藏的善本書 原書最外層再加一層另一材質的紙作為封面。左右兩本互為上下冊,左邊上冊的封面不見了,翻開來發現多夾了兩張白紙當封面。無論是白紙或土色紙,推測應該都是無酸紙,避免書放久爛掉或被蟲蛀 看善本書,圖書館會附上一雙手套請你戴上   這些善本書只能在館內看,不能外借,也不在一般書架上,要先填單子請館員從書庫裡調出來;更妙的是,因為不外借、限館內閱覽,看這書的時候我是坐在一樓辦公室內看的,旁邊的館員各自辦公,只差沒有監視器(也有可能是我沒發現)。所以看線裝書最好自備筆記本和相機,書頁可影印拍照,但有限張數,這邊是規定每本最多印10張,拍照亦同。瞄了一下登記調閱善本書的讀者,幾乎都是國文、歷史系所的研究生。如果不是研究國學或史學,還真的不容易摸到這些書呢!若不是因為這幾天看以前上課的筆記,發現教授提過這本書,一時興起想說找來看看參考,也沒有想過會是(只有)線裝書。   在圖書館裡其實很容易找到一些和善本書很像的書,只是際遇不同,比較不受保護,不但泛黃還發黑,看起來碰一下就會灰飛煙滅;例如:民國三四十年代的教科書,年紀不小卻又還當不成古董,缺乏保養,看起來比善本書還老(這和女人

見證理想的社會主義

圖片
  太陽花學運至今17天了,在立法院的這幾天,並不如外界想的雜亂無章,實際走一遭,會發現其實非常有秩序,雖然封路車子無法過,但真的有車子要經過,學生志工還會熱心開路引路,路上雖然有人靜坐,但都有留通道。 青島東路前後各有設物資站,提供靜坐的民眾或同學食物、水、禦寒衣物、紙箱或巧拼,來自各界捐助的物資讓支持的人不受飢寒交迫之苦。 記得有天晚上去靜坐,志工同學還抱著一箱箱的番茄、太陽花(香蕉)、養樂多,問現場有沒有同學需要。那種感覺好像是到了社區的聯歡晚會,被鄰居問要吃什麼,這就是人情味吧。 各學校團體在現場紮營支持學運。 在臺灣不會有人隨地小便(除了鄉下或偏僻的地方),整排的流動廁所,解決內急又無處解放的困擾。 下雨了。下雨人真的會比較少,但瞧這陣容,下雨又能怎樣呢?小時候露營學搭帳篷,大概也沒想過有一天會在這樣的場合派上用場。 有人質疑,學生的本分就是好好讀書,不好好讀書搞學運做什麼?學生的本分是好好讀書沒錯,但是真正會讀書的人,到哪裡都可以唸,想當年我高中時在晃動的車上都可以善用零碎時間背單字,靜坐這麼長的時間,讀書寫作業有什麼問題? 除了讀書,筆電帶來一樣可以搜集資料、打報告。         不得不說,這群臺灣的學生不簡單呀,佔領立法院之後一天之內架設好網站,隨時實況轉播,分工合作無間,有糾察隊管現場秩序、活動組安排演講、物資組發配糧食,更可貴的是現場靜坐的人的素質夠高,你可能看到有人正在爭論各自的立場,但不會因為意見不合大打出手,也不會餓到搶別人食物,人人有飯吃、處處有得睡,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都有顧到,精神上有講座鼓舞士氣、自己也可以安靜看書。這......根本就是最接近現實社會的烏托邦呀。   這樣井然有秩序的活動是年輕人組成的,330遊行是年輕人號召起來的,我們年輕的一代,不但沒有像草莓和水蜜桃容易爛掉,反而展現了新世代堅毅的一面;從這場活動,也證明臺灣年輕人是有實力的。   我們執政的政府為什麼不吸納這些有為的青年?我們的企業為何如此短視近利,不願給合理的薪資待遇?這些人才,將來若出走國外,為外國企業打拼,對臺灣有好處嗎?

318學運現場實錄

圖片
  由於兩岸媒體皆有不實報導學運現場之狀況,斷章取義、避重就輕模糊焦點,為了維護現場同學們的清白,本人除了看現場直播,並實際到場參與支持,讓照片自己說話。 (政府還沒有適當回應就會持續更新) 議場內 不方便進去,所以從網路截圖現場轉播的畫面 畢竟這不是個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 議場外 立法院外濟南路上,和平靜坐 現場圍牆上貼滿宣傳單,電話亭也貼罷工罷課文宣,希望學校與各企業支持學運 並不是所有大人都覺得學生是在胡鬧 誰說現場亂七八糟?垃圾不但沒亂丟,還有分類! 現場發放的文宣,告訴你我們知道我們正在做什麼事,絕非受到煽動或衝動行事 臺灣學生真的非常有創意

表態

圖片
  身為中華民國(臺灣)的公民,憲法保障我們言論自由的權利,因此對於這陣子全臺灣熱烈討論的服貿協議,無論立場支持與否,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都不應感到害怕或受到譴責(但說了不對的話就要另外負責)。   能有條理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最好,但偏偏週遭有一群人對這樣重大的公共議題是無感,包括自己家的長輩。我推測無感的可能:聽到看到了太多資訊,自己消化不了,不想去想也無從想起,乾脆就不要講;另一種大概是因為穩定又重複性高的工作做太久,若干年後跟社會脫節,短時間沒辦法理解複雜的議題。當然這也不能怪誰,思辨的能力是要訓練的,忙於工作也是因為要養家啊。   所以,對於服貿,到底要持怎樣的立場?如果單講贊成或反對,這樣非黑即白的回答很容易流於意識形態;既然這本來就不是個簡單的議題,當然不能以是非或簡答的方式回答。也就是說,這是個必須深思熟慮後才能回答的問題,所以一句贊成或反對可能無法完全表達個人原本的意思,也容易受先入為主的成見而被扭曲原意。我覺得雙方簽訂服務貿易協議是好事,我也相信簽訂協議對我們的經濟能有幫助, BUT !我們協議的對象是中國,一個做事非常不透明的國家!我贊成今天下午立院學生的聲明,先立法、再審查,因為如果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保護我們自己,真的出問題會求助無門!   我想,在臺灣不了解中國的人可能很難想像 「不透明」是什麼樣的狀況,說真的我不敢說我了解中國,也沒跟官員斡旋過,但我可以舉我自己參加中國人辦的音樂節活動的經驗為例,給大家參考。在我參加過的北京第二屆國際古箏音樂節、首屆中日韓箏樂大賽中,這兩場,都沒有大會手冊這種東西,有什麼活動是活動當天才在某面牆看到一張 word 表格打的一週行程;遇過最扯的事情是,活動倒數第二天,比賽結束了好不容易有趁機遊玩的機會,卻被告知要提早回去,因為主辦單位 ( 民營的 ) 似乎沒有付飯店住宿費,主辦的幾個人跑了,同行友人放在房間的物品被打包丟在房門外 …… 還好後來好心的司機還是載我們到機場。總之一切說來話長,我想這種事情在臺灣很難發生吧?當然我不能說所有和中國有關的活動都會有類似不好的狀況,但一旦發生了,都有損當事人的權益。真的要和中國那邊合作心臟要夠大。   另外,我們會有對學運與暴力驅離漠不關心的總統、在立法院亂搞的立委,除了他們自己,還有誰要負責任?投票時眼睛要睜大啊,這跟選擇另一伴很像,不

優秀一時,或優秀一世

  我們曾經都非常優秀。   讀到了研究所後半部,也是許多同學都已經出社會工作幾年的這個歲數,我開始感到迷惘,或許我優秀的同學們也有同樣的感觸:感覺自己光芒不再,變黯淡了。以前考試的榜首、班上的第一名們,現在都在何處高就?   在學生時期,我們的目標向來非常明確:考試拚第一名、比賽要得獎、考上明星學校、在學要獲獎學金、考到某個資格、取得某張證照,或是進某個理想的行業;然後,順利或一波三折地搆到了心目中理想的目標。達到目標,別人或自己就可以貼上優秀的標籤了。我所說的優秀倒也不是單指成績、業績或考績這些實際的記錄或數據,只要是自認有成就的事也算,所以可稱為優秀者,可以是事業家庭兩全的主管、雖然經濟不寬裕但心靈永遠富足的音樂家,也可以是持家有術的家庭主婦。   但是在目標達成之後呢?   在達到自己認為優秀的一個頂點後,是否能繼續維持這個水準,或是,其實還可以有其他爆發性的突破?   在進入理想的行業後,能否繼續維持這個熱情,即便環境惡劣,還是能永保初衷呢?   當初的第一名們,現在依舊自信滿滿、意氣風發,在各行各業散發光芒嗎?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不管做什麼事,一段時間後無可避免地會遇到瓶頸或低潮。如果感覺自己已經不若以往優秀,講起自己的專業一點也不興奮、眼神也無光,那真的該是時候停下來檢視自己,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然後重新規劃一下。 畢竟就算在理想的崗位,也有可能被日常的瑣事或現實的鳥事消磨熱情。   或許這樣的標題下得有些重,畢竟要優秀一世談何容易,絕大多數人在學海或職場衝鋒陷陣過後選擇歸於平淡;但在寫這篇網誌的我,卡在二十和三十之間,可以說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吧,這年紀若不講點有志氣的話、若沒抱負,只惦念小確幸或耽溺於平凡的生活,不但自己將來沒啥希望,也會降低國家整體的競爭力。   好漢不提當年勇,真正有實力的人是可以越挫越勇的,迷惘或低落時,想想當初自己是多麼優秀,沉澱一下再出發吧!

此時無聲勝有聲

圖片
  二月底的連假有幸與碩班同學前往武陵農場,為期三個晚上的表演。但是這幾天最感驚豔的,與人無關,而是這兒大自然的美景。   這時段正值櫻花季,白天沒演出的時間就到附近走走看看,山谷間紅綠相映,美不勝收,有如置身世外桃源,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遊客爆炸多,但飯店應該都還挺開心的吧。還好人再多也不會多到填滿整個山谷(那會是多恐怖的景象),仔細一點還是可以尋到幾處較幽靜的地方。   如詩如畫之景,一點也不想拍到遊客,就假裝不聞喧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