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書閱覽記-沈寵綏《度曲須知》

  進進出出師大圖書館第七年,才有機緣一窺善本書真面目,頗感汗顏。但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罪惡感,畢竟讀的領域不同,就算把圖書館當第二個家,習慣看的書或資料都不是古籍啊!這年代若不是看膠裝的書,就是看網路上的資料了,線裝書大概只會出現在特色款式的筆記本裡吧。


  此外也順便查了一下為什麼一些古籍或線裝書被稱為善本書,不然臨時被問還真的會答不上來:
善本這個名詞,起始於印刷術發明並且普及以後,約在北宋時期。清代張之洞曾言:「善本並非紙白版新之謂,謂其為前輩通人用古刻數本,精校細勘,不譌不缺之本也。」

  目前在臺灣公家機關收藏的善本書,都是依照「善本圖書編目規則」裡面訂的規範收藏。範圍如下:
一、明弘治以前之刊本、活字本。
二、明嘉靖以後至近代,刊本及活字本之精者或罕見者
三、稿本。
四、名家批校本。
五、過錄名家批校本之精者。
六、舊鈔本。
七、近代鈔本之精者。
八、高麗、日本之漢籍古刊本、鈔本之精者。

  所以就是記載有內容的東西、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洗禮流傳下來的珍貴老書啦!


兩本臺灣師大圖書館收藏的善本書
原書最外層再加一層另一材質的紙作為封面。左右兩本互為上下冊,左邊上冊的封面不見了,翻開來發現多夾了兩張白紙當封面。無論是白紙或土色紙,推測應該都是無酸紙,避免書放久爛掉或被蟲蛀


看善本書,圖書館會附上一雙手套請你戴上



  這些善本書只能在館內看,不能外借,也不在一般書架上,要先填單子請館員從書庫裡調出來;更妙的是,因為不外借、限館內閱覽,看這書的時候我是坐在一樓辦公室內看的,旁邊的館員各自辦公,只差沒有監視器(也有可能是我沒發現)。所以看線裝書最好自備筆記本和相機,書頁可影印拍照,但有限張數,這邊是規定每本最多印10張,拍照亦同。瞄了一下登記調閱善本書的讀者,幾乎都是國文、歷史系所的研究生。如果不是研究國學或史學,還真的不容易摸到這些書呢!若不是因為這幾天看以前上課的筆記,發現教授提過這本書,一時興起想說找來看看參考,也沒有想過會是(只有)線裝書。

  在圖書館裡其實很容易找到一些和善本書很像的書,只是際遇不同,比較不受保護,不但泛黃還發黑,看起來碰一下就會灰飛煙滅;例如:民國三四十年代的教科書,年紀不小卻又還當不成古董,缺乏保養,看起來比善本書還老(這和女人一樣不保養就老很快是一樣的道理啊)。



  《度曲須知》(以下簡稱《度》)一書大概研究崑曲或曲學的人比較會在意。網路上不易查到相關資料,本來以為會有三民書局或是臺灣商務印書館之類的書局會出版,附上注音和註釋那種,結果完全沒有。倒是有找到一本牛津大學出版的,由古兆申、余丹兩位教授編寫,加註並翻成英文,但只選其中五章,沒有全文。只是這本恐怕也只在圖書館才找得到。


看書上的破洞,這蟲也吃得太藝術了吧


  《度》是明末沈寵綏所著。沈寵綏,字君徵,號適軒主人。另一本同樣由沈寵綏著,和《度》同等重要的書是《絃索辨訛》,都是重要的曲學著作。《度》主要是針對曲唱字音,論兼南曲和北曲,但最重要的是建立 頭、腹、尾」切音法的理論,就是唱曲時把一個字的音分音節,分成字頭、字腹、字尾。
  這理論我第一次看到是在我老闆寫的書上面,用來分析南管唱曲,後來上課也不斷聽到他提到字音的這種分法。


  對學音樂的人而言,如果沒有時間看整本書,我想可以參考 收音問答(應該是在鼻音抉隱這章) 絃律存亡這兩段文:


世之樂工歌客,字且不識,奚能審音?……試問其字應歸某韻,某韻應收某音,彼固茫然也。若乃文人墨士,則工於填詞而拙於度曲,亦且卑其事而不屑究討……而韻腳雖嫻,音理未熟。(收音問答)

若乃古之絃索,則但以曲配絃,絕不以絃和曲;凡種種牌名,皆從未有曲文之先,預定工尺之譜。夫其以工尺譜詞曲,即如琴之以鈎剔度詩歌,又如唱家簫譜,所為浪淘沙沽美酒之類,則皆有音無文。立為譜式者也,而其間宮調不等,則分屬牌名亦不等,抑陽高下之彈情亦不等。(絃律存亡)
(以上非全文)


絃律存亡一章

  說真的,如果不是讀國文系,沒有修過聲韻學相關的課,一般人不會知道「蕭豪」、「江陽」、「庚青等韻吧!學文學的人,也不一定瞭解樂理。我自己在看崑曲相關的書或論文,讀到跟聲韻有關的東西其實都會怕怕的,很容易有看沒有懂;之前看文學相關的人論文寫到音律,也是要反覆讀才知道原先要表達的意思,例如,寫調式較恰當的地方寫成調性,就會使讀者卡住或是誤解。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論曲,但我認為延伸到其他音樂的領域也可以通用或者參考,如文中提到樂工唱客的教育背景,或者說養成,可作為民族音樂學者行田調的準繩,心中要有一把尺,總不能別人說的全盤接受(當然也不好當場跟人辯論推翻啦);對於曲和文的關係,也點出了主從關係,畢竟漢語在韻律這件事上,對語音的變化重視還是大於樂音,文字聲韻的安排一直都是文人在意的。我在想或許流行音樂的填詞可以參考一下沈寵綏的論點,不用到合乎格律那麼嚴格,但字音的平仄和音樂旋律如果配合得當、歌者至少咬字清晰,比較不會產生聽者會錯意的窘境,像是把懷疑自己聽成畫一隻雞」,你是我的主打歌聽成你是我的豬大哥吧?

(不要問我哪一首歌,反正有人喜歡就好、好聽就好、唱片大賣就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簡譜軟體「易譜」與「酷特音樂風」繕打感想

製譜軟體-Finale、EOP NMN Master、CuteMusic(CuteMIDI)

唸歌工尺譜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