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中的文化與位階
在我心中,一直很想把公民和音樂這兩科用自己的方式融合起來。
這學期在麗山主要跟高一的課,期初在翻課本看到「文化與位階」這一課時,其實心裡就有了點靈感,但學期過了一陣子才鼓起勇氣主動問指導老師可否嘗試用音樂欣賞的方式來教這一課。
原本還擔心老師會不會覺得既然實習公民科,就好好精進這一科就好,不要拉太多額外的內容,但老師聽完後開心地說:「好想聽喔!」真的是給我非常大的鼓勵。另外一個推力,大概是107課綱上路,校內老師要有設計特色課程的能力吧!
這套課程(教案請見上一篇網誌公民與音樂的邂逅-教案設計),在麗山教了101、105、111(體育班)三個班。「文化與位階」和前一課的「媒體識讀」,如果少了多媒體輔助,通常很難上得很精采,對小高一而言,還無法馬上咀嚼太多太生硬的文字,大概會睡一片,或是在桌下算數學,在理組傾向的班級更明顯。所以,除了開頭講解課程綱要時是以板書呈現(其實也是可以用ppt),我還使用了大量的影像與音樂。
重排序的架構
坦白說當時為了教學演示,是有想過要演示哪一段比較好看,不然在學校老師建議照課本順序,不然同學會不知道講到哪。為此我另外做了一張講義,但講義主要是我要講的架構,讓同學知道我講解的順序,所以還是要配合課本和學習手冊。
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以兩節的時間教完一課,第一節課會比較偏向引起動機的鋪陳和理論的解釋,第二節課則是呈現各種文化活動形式與其位階歧視的反思。
一般人會覺得既然有課綱,那就照課綱的順序來就好,畢竟原先的列法應有其邏輯,但現在的觀念已經轉為教師的教學應有自己的邏輯,任何一個概念應該都是可以信手拈來即可解釋清楚,甚至重組數個概念為另一議題。想想,未來老師上課,如果沒有課本可以怎麼教?照本宣科的時代已是過去式,在教學現場,這幾年雖然動盪,仍有許多有熱忱的老師繼續為孩子的未來奮鬥。
實際遇到的困境
普通高一公民一週有2節課,麗山高一公民只有1-1.5節,原因是因為課程的時數在創校前幾年就挪給研究方法與專題,但兩年半後同學一樣要面對大學學測和指考,因此教到高一的老師通常都在瘋狂趕課。
另一方面,音樂課也只有一節,而且審定的課本也沒有很薄。其實音樂學、理論、音樂史能聽、能講的內容非常多(也才是我的專長),但大多數的學生,在學校坐了那麼多堂課,如果上音樂課還要坐著聽音樂史、影片欣賞......同學大概會覺得為什麼要被塞那麼多東西吧!所以常見音樂課還是會以術科(歌唱、節奏練習等)為重。
設計之初也請益音樂老師,而當我請教老師關於跨學科的課程有沒有可能一節課上完,老師也指出,時數不夠,課程深度可能不夠。通常跨學科的課程還是會由兩位以上的老師授課,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欲結合的學科同時都講到相同議題再以各自專業延伸,以我的教案為例,公民課上到文化與位階,音樂課可以講爵士樂的發展。
在我心中跨學科的課,以一堂課來看各科內容的比例應該要平均分配,雖然演示可不必考慮進度壓力,但,實際上就是有進度壓力啊,我怎麼好意思沒上完,剩下的課讓指導老師收拾殘局呢?而我演示是1節公民課,所以最後設計出來,其實還是偏向公民。
音樂作為常見文化活動形式的例子
教學演示中,我以各項臺灣傳統音樂作為個文化活動形式的例子,例如精緻文化就舉古琴彈奏、琴譜閱讀,大眾文化就以工業革命後的唱片發展史為開端講解,講到民間文化,就以我最熟悉的唸歌當例子。在民間文化這一小部分,原先想放影片,但和指導老師議課時,老師問我會不會帶樂器,語氣中透露著殷切的期盼,後來想了想就決定還是帶月琴現場彈唱一段,因為課堂到中間同學大概也開始恍神了,唱一下剛好給大家提振精神。
於是,這一小段雖然不是很重要,卻成了同學對我最深的印象。雖然彈唱了三個班,但自從開始弄教育學程後就沒什麼時間練琴了,所以在沒什麼練習的狀態下真的是彈得不太好;但若是當作課堂上的例子,其實頗有讓同學感到耳目一新的效果,畢竟他們大多數人是看海角七號才知道月琴的,就算聽過歌子戲或是說唱音樂,也都是在螢幕上看到。
反思批判的時間該如何拿捏
大家可能以為演示費神,其實演示完後的綜合座談一樣費神。高中的教學現場,因為還是要考試、有升學壓力,大部分還是偏向傳統教學,講述居多,帶活動實作或反思偏少。我當時在設計課程時,確實比較多是偏重在知識面的講述,課程進行到文化位階的現象與議題時,課堂已經只剩下約10分鐘左右。所以在綜合座談時,指導教授對於這塊也特別強調希望是可以再改善的。
反思這塊我找了兩則相關的新聞給大家看,一則是「莫札特效應」、一則是「伯朗大道放送貝多芬,農民問可以放洪榮宏嗎?」請同學看完我擷取後的段落闡述自己的看法。體育班的課我則把兩則新聞都抽掉,給他們看電影「果嶺奇蹟」的片段,畢竟學體育的孩子對運動賽事還是比較有感覺,一堂課若太多的文字和抽象的概念......會東倒西歪。
總之,如何引導學生思考的能力非常需要靠經驗累積,也是我要加強的。
教室裡的霍桑效應
教學演示當天通常會有許多老師在後觀看,而有人觀課難免緊張,通常第一堂課也容易講不順,所以若有可能會在演示前多教幾班,演示當天才比較不會因為太緊張或不熟講不好。
我教學演示時,來觀課的老師來得算多,畢竟是回到母校,以前教過我的老師也很想看看自己的學生會怎麼教課。對我而言感覺像是演示了兩次,因為正式演示當天有的老師有課無法前來,所以和演示相同教學內容的前一班一樣有老師來觀課。看著老師們在台下聽我上課雖然會緊張,但感覺頗奇妙,我想老師也有相同感受吧!
回到教育的主體-學生,我自己的感覺是,同學上課跟平常還真的不太一樣,一班比平常都還早到,兩班比平時都還安靜專注,而且都很有回應。其中一班比較皮的學生,在我當場問他們今天怎好像表現特別好時,就有同學率真地回:給妳面子呀!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這種狀況和附中學生不太一樣,之前在附中上課感覺同學很習慣教室後面不定時會有人來看課,但在麗山就很明顯,教室後面有人,同學若不是特別專注,就是特別乖。這個狀況我聽學校老師講過,現在校內其實被觀課的機會比我們以前多很多,有時候也會反思這樣對學生到底好不好?當然如果平常上課表現都像後面有人看時那樣投入、專注,授課老師也會很開心每天去學校都充滿動力的。
學然後知不足、教而後知不足,教學這一塊永遠有備不完的課,願自己永遠都有動力、同學聽我的課永遠都有收穫。
這學期在麗山主要跟高一的課,期初在翻課本看到「文化與位階」這一課時,其實心裡就有了點靈感,但學期過了一陣子才鼓起勇氣主動問指導老師可否嘗試用音樂欣賞的方式來教這一課。
原本還擔心老師會不會覺得既然實習公民科,就好好精進這一科就好,不要拉太多額外的內容,但老師聽完後開心地說:「好想聽喔!」真的是給我非常大的鼓勵。另外一個推力,大概是107課綱上路,校內老師要有設計特色課程的能力吧!
這套課程(教案請見上一篇網誌公民與音樂的邂逅-教案設計),在麗山教了101、105、111(體育班)三個班。「文化與位階」和前一課的「媒體識讀」,如果少了多媒體輔助,通常很難上得很精采,對小高一而言,還無法馬上咀嚼太多太生硬的文字,大概會睡一片,或是在桌下算數學,在理組傾向的班級更明顯。所以,除了開頭講解課程綱要時是以板書呈現(其實也是可以用ppt),我還使用了大量的影像與音樂。
重排序的架構
坦白說當時為了教學演示,是有想過要演示哪一段比較好看,不然在學校老師建議照課本順序,不然同學會不知道講到哪。為此我另外做了一張講義,但講義主要是我要講的架構,讓同學知道我講解的順序,所以還是要配合課本和學習手冊。
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以兩節的時間教完一課,第一節課會比較偏向引起動機的鋪陳和理論的解釋,第二節課則是呈現各種文化活動形式與其位階歧視的反思。
一般人會覺得既然有課綱,那就照課綱的順序來就好,畢竟原先的列法應有其邏輯,但現在的觀念已經轉為教師的教學應有自己的邏輯,任何一個概念應該都是可以信手拈來即可解釋清楚,甚至重組數個概念為另一議題。想想,未來老師上課,如果沒有課本可以怎麼教?照本宣科的時代已是過去式,在教學現場,這幾年雖然動盪,仍有許多有熱忱的老師繼續為孩子的未來奮鬥。
實際遇到的困境
普通高一公民一週有2節課,麗山高一公民只有1-1.5節,原因是因為課程的時數在創校前幾年就挪給研究方法與專題,但兩年半後同學一樣要面對大學學測和指考,因此教到高一的老師通常都在瘋狂趕課。
另一方面,音樂課也只有一節,而且審定的課本也沒有很薄。其實音樂學、理論、音樂史能聽、能講的內容非常多(也才是我的專長),但大多數的學生,在學校坐了那麼多堂課,如果上音樂課還要坐著聽音樂史、影片欣賞......同學大概會覺得為什麼要被塞那麼多東西吧!所以常見音樂課還是會以術科(歌唱、節奏練習等)為重。
設計之初也請益音樂老師,而當我請教老師關於跨學科的課程有沒有可能一節課上完,老師也指出,時數不夠,課程深度可能不夠。通常跨學科的課程還是會由兩位以上的老師授課,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欲結合的學科同時都講到相同議題再以各自專業延伸,以我的教案為例,公民課上到文化與位階,音樂課可以講爵士樂的發展。
在我心中跨學科的課,以一堂課來看各科內容的比例應該要平均分配,雖然演示可不必考慮進度壓力,但,實際上就是有進度壓力啊,我怎麼好意思沒上完,剩下的課讓指導老師收拾殘局呢?而我演示是1節公民課,所以最後設計出來,其實還是偏向公民。
音樂作為常見文化活動形式的例子
教學演示中,我以各項臺灣傳統音樂作為個文化活動形式的例子,例如精緻文化就舉古琴彈奏、琴譜閱讀,大眾文化就以工業革命後的唱片發展史為開端講解,講到民間文化,就以我最熟悉的唸歌當例子。在民間文化這一小部分,原先想放影片,但和指導老師議課時,老師問我會不會帶樂器,語氣中透露著殷切的期盼,後來想了想就決定還是帶月琴現場彈唱一段,因為課堂到中間同學大概也開始恍神了,唱一下剛好給大家提振精神。
於是,這一小段雖然不是很重要,卻成了同學對我最深的印象。雖然彈唱了三個班,但自從開始弄教育學程後就沒什麼時間練琴了,所以在沒什麼練習的狀態下真的是彈得不太好;但若是當作課堂上的例子,其實頗有讓同學感到耳目一新的效果,畢竟他們大多數人是看海角七號才知道月琴的,就算聽過歌子戲或是說唱音樂,也都是在螢幕上看到。
反思批判的時間該如何拿捏
大家可能以為演示費神,其實演示完後的綜合座談一樣費神。高中的教學現場,因為還是要考試、有升學壓力,大部分還是偏向傳統教學,講述居多,帶活動實作或反思偏少。我當時在設計課程時,確實比較多是偏重在知識面的講述,課程進行到文化位階的現象與議題時,課堂已經只剩下約10分鐘左右。所以在綜合座談時,指導教授對於這塊也特別強調希望是可以再改善的。
反思這塊我找了兩則相關的新聞給大家看,一則是「莫札特效應」、一則是「伯朗大道放送貝多芬,農民問可以放洪榮宏嗎?」請同學看完我擷取後的段落闡述自己的看法。體育班的課我則把兩則新聞都抽掉,給他們看電影「果嶺奇蹟」的片段,畢竟學體育的孩子對運動賽事還是比較有感覺,一堂課若太多的文字和抽象的概念......會東倒西歪。
總之,如何引導學生思考的能力非常需要靠經驗累積,也是我要加強的。
教室裡的霍桑效應
教學演示當天通常會有許多老師在後觀看,而有人觀課難免緊張,通常第一堂課也容易講不順,所以若有可能會在演示前多教幾班,演示當天才比較不會因為太緊張或不熟講不好。
我教學演示時,來觀課的老師來得算多,畢竟是回到母校,以前教過我的老師也很想看看自己的學生會怎麼教課。對我而言感覺像是演示了兩次,因為正式演示當天有的老師有課無法前來,所以和演示相同教學內容的前一班一樣有老師來觀課。看著老師們在台下聽我上課雖然會緊張,但感覺頗奇妙,我想老師也有相同感受吧!
回到教育的主體-學生,我自己的感覺是,同學上課跟平常還真的不太一樣,一班比平常都還早到,兩班比平時都還安靜專注,而且都很有回應。其中一班比較皮的學生,在我當場問他們今天怎好像表現特別好時,就有同學率真地回:給妳面子呀!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這種狀況和附中學生不太一樣,之前在附中上課感覺同學很習慣教室後面不定時會有人來看課,但在麗山就很明顯,教室後面有人,同學若不是特別專注,就是特別乖。這個狀況我聽學校老師講過,現在校內其實被觀課的機會比我們以前多很多,有時候也會反思這樣對學生到底好不好?當然如果平常上課表現都像後面有人看時那樣投入、專注,授課老師也會很開心每天去學校都充滿動力的。
學然後知不足、教而後知不足,教學這一塊永遠有備不完的課,願自己永遠都有動力、同學聽我的課永遠都有收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