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人要有什麼修養?

《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陳慧珊譯,世界文物1997.1出版


前幾週在書店瞄到一本書《樂評人自我修養》,一看作者是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 1825-1904),心中暗忖自己竟然不知道他寫過這麼一本書,還好書本沒有塑膠膜封著,趕緊拿起來拜讀一番。大致翻了翻發現主題不離音樂美,內容和樂評或樂評人沾不太上,陌生中卻又帶點似曾相識,最後才在封面右側折邊找到幾行小字:本書原名《論音樂的美》。

《樂評人自我修養》,劉昕、胡妤譯,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6出版
圖片取自網路

這下對修養已經沒什麼感覺了,看來書商也是很懂得博眼球的,音樂學會讀到的書,社會大眾不見得知道也不一定有興趣,改個包裝增加購買動機,至於買回去有沒有好好閱讀提升自我修養,就個人的事了。


我自己是已有一本陳慧珊譯的《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所以相同內容的書若要再購入,就是看翻譯好壞或讀起來順暢與否了。而這也確實是我當時膠著的點,看起來文句是都有翻出來,但措辭有些差異,這些差異不僅是兩岸用詞習慣或語氣不同,也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謬誤。我稍微列出幾句:



陳版《論音樂美》
劉胡版《樂評人自我修養》
第一章
音樂美學的研究方法大多有個通病……
在探索音樂美學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錯誤的假設為其阻礙……
第二章
情感就是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此一論點部分來自那把情感視為音樂效果最終目的的理念,部分來自此理念的修正
音樂的最終目標是激發情感,根據這個理論及他的修正形式, 就形成了這樣一個說法,即情感是音樂要表現的主題。
第五章
由於音樂對情感的影響被人們過份重視,音樂美學的科學發展因而遭受到最大的阻礙
音樂美學發展的最大阻礙,就是過分強調音樂對情感的影響。


兩版讀起來都很通順,感覺大陸的翻譯比較簡潔,語句也傾向肯定。網路上可以找得到《樂評人自我修養》那本前兩章的內容,有興趣可以先試閱再決定要不要買回細讀。[1]


但我個人還是偏好原先手上的這本,撇開字體簡繁不論,舊版譯者附註比較詳細,較為保留、含蓄的用詞和語句也貼近台灣學術圈的風格,看起來嚴謹些。

至於翻譯和原著原意是否有出入,就需要查原文()並仔細研究比對過了。









加入好友 加入好友 想收到最新文章通知,歡迎加入line好友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簡譜軟體「易譜」與「酷特音樂風」繕打感想

製譜軟體-Finale、EOP NMN Master、CuteMusic(CuteMIDI)

唸歌工尺譜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