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0 很久沒有敬我了妳 試片場觀後心得
承蒙海豚媽媽之邀,有幸能先睹這部電影。這部由角頭音樂製作的電影,其實在2010年時先有音樂劇的表演,可惜當時沒看到現場的演出。
持"票"在電影院前留影 |
試映會當天是好天氣,電影院外站了一團一團等著進場看片的人。本來以為拿到的票應該就是一張電影院的制式票券,想不到最後是憑著一杯裝了一口小米酒的竹杯進場,真是太有fu了!
關於劇情......google電影標題就可以找到了,細節首映當天(2015/01/23)看了也就知道了,不另贅述囉!在此,我想提出一些個人覺得比較有趣或是印象比較深刻的點,讓各位在看片前可以先有個底(或先做點功課?);看完片後,也可以好好沉澱一下,思考更深層的議題。
這部片之所以吸引我,除了因為本身就是曾紅極一時的音樂劇,另外就是非常切中時事議題吧!
音樂部分,片中探討的主要問題是:原住民音樂能不能搬上音樂廳呢?難道只有交響樂團,才是登大雅之堂的唯一首選?相信一般人一想到在正經八百的舞台上表演的音樂,腦中最先浮現的大概也是一位指揮對一整個樂團、或是一個正在演奏的鋼琴家的畫面吧!所以當原住民天籟的歌聲劃破音樂廳嚴肅的寧靜,便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音樂本身無貴賤之分,會這樣以意識形態劃分的是人,我們頂多以其結構分析某項音樂藝術性的高低,但就算分藝術性的高低,無論個人喜歡不喜歡,都(可能)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展現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認同。所以,不管是原住民音樂、國樂、古典樂.....我想,.能觸動人心的,就是好音樂吧!舉個例子,片中角色顯現的情緒似乎很反對中國音樂(當然是對於政策),身為臺灣人,追尋臺灣特有的音樂是理所當然的,這點我認同;但對我而言,雖然我也是個討厭對岸強悍無理作風的臺灣人,可是因為學國樂上來的背景,聽到熟悉的國樂器音色和曲調還是會有感覺,不會因為他是對岸來的就一律排斥。只能說,我們這些強勢文化,真的是太壓迫這塊土地原先的主人了。
時事議題方面,片中可以見到一些新聞舊聞也融入了劇中,從演員口中說出倍感親切,也有變成逗趣的對話,像是「釣魚台是不是我們的」、「去釣魚台要簽證嗎?」;樂團快閃演出的靈感,以2012年在總統府前的反核快閃作為靈感來源,當時那段一群人躺在路中間喊「我是人,我反核」的片段就被剪進了電影中。另外,出了電影院門口,看到工作人員發的傳單,好奇心驅使下也拿了一張,看到最後一行我嘴角不禁上揚了:
「別讓XX不開心」,這個在2014年底風靡臺灣的一個梗。
另外一個我覺得值得討論、或是做為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是,音樂與政治是不是不能混為一談?政治一定要和任何的議題切割嗎?政治影響藝術創作,音樂家的作品還有(不一定自願)為歌功頌德而寫的,和政治切割,這個作品留存的意義或許就少了一半;政治也影響課綱的編排,不然臺灣和中國的課本、甚至科目名稱怎麼不一樣?在片中樂團一角的討論,激起我心中一灘漣漪,雖然他們最後的結論是最好分開避免惹事,但看起來這絕對不是編劇們心中的結論(不然就不編入戲了);就像教育與政治該不該分開,政治能不能進入校園的議題一樣,有正有反,「XX與政治能不能混為一談」是個常常被討論、會播在新聞上(然後就沒消沒息)的議題。只要有人和組織的地方,就會有政治的運作,不一樣的只是體系,政治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說是非常息息相關的。我們表達自己的立場或想法並無不可,只是除了贊同的聲音,也會有相左的意見和接下來一連串的詰問罷了。說真的,這部分我也在努力,有時候只有自己持不同意見時真的會怕怕的不太敢說出口,說了,又怕正在跟自己對話的人不斷跳針,這時候就是看誰意志力較堅強了。
回到電影本身,比起音樂劇,電影重在劇情鋪陳還有對話、角色內心戲,音樂相對較少,這可能是看過音樂劇和喜歡音樂的人會比較失望的地方(或是不習慣看電影?),觀眾應該也會希望還有機會再看到現場的音樂表演吧!影片拍攝的地點在中山堂,演出團隊和指揮也不是音樂劇當時的音樂廳和樂團,我想這個感動是不一樣的。看完,我猜喜歡這部片的人會非常喜歡,討厭的一定也有,會很兩極吧,還有賴諸位閱聽人依心中的那把尺自行評論。對我而言,難得有一個可以同時作為音樂和公民的實例,怎麼不愛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