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聲,譜出專屬臺灣的聲音
節目名稱:《遶境共聲》 ( The Pilgrimage) 場次: 2017.10.01 地點:台北 實驗劇場 今年 「 新點子樂展 」 的最後一場演出 《 遶境共聲 》 ,採用臺灣傳統音樂、時空環境為創編素材、譜寫新作品,更以音樂劇場的形式展演,加上新媒體裝置、燈光與空間設計,增加了音樂的 「 可看性 」,觀眾除了在明滅之間豎起耳朵,辨別並尋找聲音來源,亦可見場域中燈光顏色變換、機械擺動也是作品一部分 。該檔製作跨音樂、戲劇、劇場設計、詩詞文學等多項領域,然最大重點仍為音樂本體,因此本評著重於音樂的規劃而論。 聲音在劇場裡卻更精緻細膩 在劇場裡容易將焦點聚於人身上,然而,人僅為聲音的載體,真正的主角還是聲音,策展單位在這點規劃的定位十分清楚,不因音樂到了劇場而失焦至演出者的一舉一動或走位。以耳朵找主角,如此在劇場聽見主角的方式較為少見,卻也更突顯策展人的巧思和演出者的技巧。 《 遶境共聲 》 以聲樂 、 擊樂為主要的音樂表現方式,利用人聲的彈性、多變,唱唸出語言的韻律,也模仿狀聲詞,如作品 《 鑼鼓肖像 》 ,現場雖有技藝精湛的擊樂演奏家,卻反以人聲模擬鑼 、 鈸或鼓的聲響,發出 「 起 」、「 抬 」、「 咚 」等敲擊聲,平衡整體音量也貼近作曲者希望呈現的音高 ;緊接於後的 《 漂流 的零 Ⅰ》 ,捨棄 播放田野錄音, 更是由歌者發出令人讚嘆的自然現象與蟲鳴鳥叫 。高亢的鳥嘯 、 低沉的蛙鳴,模仿地唯妙唯肖,難以想像聽來自然卻是經過作曲安排,也不得不佩服聲樂家不但有迷人嗓音,更有這般特異功能,令人驚嘆人聲的音色處理如此多變。 在劇場中的演奏、唱是該擔心音響效果會不如在音樂廳,但經過電子擴音調和,反而別有一番聲音的既視感;也利用實驗劇場擺設的彈性,將擊樂與聲音機械裝置設於觀眾前方階梯狀的舞台(原劇場之觀眾座椅區)、平台鋼琴位於觀眾席後方,聲樂家的演唱也不侷限於觀眾前方的舞台,跟著劇情換幕時而在側邊、時而從後方進場,甚或穿梭於觀眾之間,營造環繞音響的效果。 代表臺灣也啟發省思的現代樂創作 一聲差半音就完全的音程,在第一幕就以不安定的開端預告戰事,同一音程也在第二幕、第四幕出現,作為情感轉折的暗號。可以聽出,在和聲、樂曲編排上,整齣節目的表現形式仍是相當以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