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7的文章

共聲,譜出專屬臺灣的聲音

圖片
節目名稱:《遶境共聲》 ( The Pilgrimage) 場次: 2017.10.01 地點:台北 實驗劇場   今年 「 新點子樂展 」 的最後一場演出 《 遶境共聲 》 ,採用臺灣傳統音樂、時空環境為創編素材、譜寫新作品,更以音樂劇場的形式展演,加上新媒體裝置、燈光與空間設計,增加了音樂的 「 可看性 」,觀眾除了在明滅之間豎起耳朵,辨別並尋找聲音來源,亦可見場域中燈光顏色變換、機械擺動也是作品一部分 。該檔製作跨音樂、戲劇、劇場設計、詩詞文學等多項領域,然最大重點仍為音樂本體,因此本評著重於音樂的規劃而論。 聲音在劇場裡卻更精緻細膩   在劇場裡容易將焦點聚於人身上,然而,人僅為聲音的載體,真正的主角還是聲音,策展單位在這點規劃的定位十分清楚,不因音樂到了劇場而失焦至演出者的一舉一動或走位。以耳朵找主角,如此在劇場聽見主角的方式較為少見,卻也更突顯策展人的巧思和演出者的技巧。    《 遶境共聲 》 以聲樂 、 擊樂為主要的音樂表現方式,利用人聲的彈性、多變,唱唸出語言的韻律,也模仿狀聲詞,如作品 《 鑼鼓肖像 》 ,現場雖有技藝精湛的擊樂演奏家,卻反以人聲模擬鑼 、 鈸或鼓的聲響,發出 「 起 」、「 抬 」、「 咚 」等敲擊聲,平衡整體音量也貼近作曲者希望呈現的音高 ;緊接於後的 《 漂流 的零 Ⅰ》 ,捨棄 播放田野錄音, 更是由歌者發出令人讚嘆的自然現象與蟲鳴鳥叫 。高亢的鳥嘯 、 低沉的蛙鳴,模仿地唯妙唯肖,難以想像聽來自然卻是經過作曲安排,也不得不佩服聲樂家不但有迷人嗓音,更有這般特異功能,令人驚嘆人聲的音色處理如此多變。   在劇場中的演奏、唱是該擔心音響效果會不如在音樂廳,但經過電子擴音調和,反而別有一番聲音的既視感;也利用實驗劇場擺設的彈性,將擊樂與聲音機械裝置設於觀眾前方階梯狀的舞台(原劇場之觀眾座椅區)、平台鋼琴位於觀眾席後方,聲樂家的演唱也不侷限於觀眾前方的舞台,跟著劇情換幕時而在側邊、時而從後方進場,甚或穿梭於觀眾之間,營造環繞音響的效果。 代表臺灣也啟發省思的現代樂創作   一聲差半音就完全的音程,在第一幕就以不安定的開端預告戰事,同一音程也在第二幕、第四幕出現,作為情感轉折的暗號。可以聽出,在和聲、樂曲編排上,整齣節目的表現形式仍是相當以現代

記下初次邂逅中亞音樂與其創作之感

圖片
節目名稱:來自中亞的新語 (In the Eyes of the Nomads) 時間: 2017.9.24 地點:台北 國家演奏廳   《 來自中亞的新語 》 是兩廳院 2017 「 新點子樂展 」 的其中一場,邀請荷蘭 「 輿圖跨民族樂團 (Atlas Ensemble) 」 和臺灣中西樂器獨奏家共同演出,帶來 6 首中亞民族樂曲 ,和 3 首為中亞 、 中西樂器所作的首演曲。 [註1] 關於傳統曲目   因著地域與語言的隔閡,台下對這場演出是相當好奇與陌生的,好在經過主持人的樂曲解說後,將神秘的面紗揭開一半,讓聽眾可以清楚知道接下來會有幾首曲子、聽到什麼類型的音樂,否則單憑一句 「 中亞民族音樂選曲 」 實難以摸索。   演奏家們一坐下,似乎不用調整情緒也不待觀眾回神就開始演奏,這對習慣音樂會模式的觀眾來說或許有些突兀,但在傳統音樂的表演(至少在臺灣傳統音樂)這樣其實很正常,看來此現象並不分國界。    中亞的傳統音樂演奏似乎更為注重演奏時的神情 ,除了演奏者自己,還有彼此的互動。可以看見塔爾琴演奏家 Elchin Nagijev 專注演奏時面部漲紅,完全陶醉於自己的世界,觀眾跟著聽來像是木卡姆的樂曲彷若到了中亞一帶;兩件擦弦樂器合作像是伊斯蘭式吟唱的組合中, 演奏土耳其提琴的 Neva Özgen 會和演奏卡曼莎琴的 Elshan Mansurov 眉來眼去。   被抓來當伴奏的大提琴演奏著替代 duduk dham 的單音長鳴,以弦樂取代管樂的音色聽來並不違和,只見大提琴演奏者一開始很享受亞美尼亞單簧管的旋律,演奏一陣子後臉上表情卻又似乎納悶何時要結束?演奏者的面前皆無擺放譜架,當彼此都對上眼,心神瞬間交流,才確認一首曲子的收尾。   個人認為,該場傳統樂曲的演奏很可惜沒有找吟唱者來唱,中亞擦弦樂器演奏主旋律時多為級進、一個八度之內的音域,應是歌樂的特色;雖然台下觀眾聽不懂異國語言,但若台上的演奏家可以不用言語、僅用音樂就將情感傳遞給聽眾,找到相當實力的歌者來唱,就算聽不懂語言,還是可以將情感傳遞給聽眾不是嗎?有時歌唱的渲染力甚至大過器樂演奏呢! 關於現代作品的首演   除了中亞傳統樂曲,其他三首皆是世界首演的曲子。雖然分由不同作曲家與演奏家集體所作

合作無間 淡雅與磅礡相濟的音樂饗宴

圖片
節目名稱:「 2017 戀戀簪纓 」 音樂會 演出單位:台北簪纓國樂團  2017/8/13 台北 國家音樂廳 「2017 戀戀簪纓」音樂會節目單以電子檔形式供民眾下載,圖為宣傳酷卡   台北簪纓國樂團(以下簡稱「簪纓」)在音樂總監兼指揮黃光佑的帶領下,已辦了數年的「戀戀簪纓」樂團音樂會。雖然國樂團的發展尚未進入百年、曲目量並未如西洋交響樂團多,但全台各地在國樂界前輩的努力推廣下已成立許多公、私立樂團,現在看國樂的音樂會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也在這樣的情形下,許多立案的新興國樂團常委託新作、拚首演,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注目,同時也讓台下滿座。此次簪纓演奏的曲目皆非首演,卻也幾乎是近十年內的新作,樂曲規模需一定編制與程度方得上演,看來是精選後決定,且今年的排場雖無以往龐大,陣容卻看來、也聽來特別精采、別緻。 特邀演奏家與樂團配合相得益彰   黃君指揮特色鮮明,音量、樂句的層次處理相當細膩,並十分擅長展現樂曲的張力,旋律在柔、弱處聽來非常輕巧,而進到激烈、歡快段又帶出雄厚的氣勢。該團的固定演出班底實力堅強,尤其以打擊的表現甚為突出,渾厚的低音聲部將背景襯托得當;唯此次編制低音易將配置於旁的阮咸蓋過,好在整體而言瑕不掩瑜。   除了樂團本身功底紮實,此次邀請的合作演奏家技術皆相當純熟,演奏的曲目不但考驗獨奏者的技巧,樂團的角色也相當吃重,兩者配合無間的默契看得出排練的用心,表現相當撐得起場面。箏樂家葉娟礽的演奏風格溫柔而典雅,詮釋《如是》的慢板格外動人心弦;其臨場經驗豐富,演出當中察覺擴音麥克風滑落,亦能利用空檔調整後再無縫接軌回下段旋律;青年二胡演奏家章海玥的技巧更是獨具,《弦歌吟》慢板的運弓圓滑柔細,情感相當投入,炫技段的快速音群顆粒堅定清楚,本已是壓軸的曲子後又再加演一首同一作曲家的協奏曲《楚頌》,再次展現精湛的功夫。 坐得住的大曲子   動輒十、二十分鐘以上的曲子,對傳統國樂來說並不常見。尤其當欣賞的人口是一般大眾而非音樂專業人士,樂曲長度若長對台上可能是家常便飯,對台下就不一定好消化了。   此次簪纓的開場選用羅麥朔《胤禎美人圖》,以大鑼輕輕敲響化為四個樂章的十二幅畫作,後接王丹紅《如是》,二曲結構都很分明、有清楚的段落,主題也皆縈繞於中國古代女性,作曲家善用國樂特有的滑、揉,表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