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9的文章

《閒情偶寄》〈聲容部〉習技第四讀後感

圖片
身為現代女性,要平心靜氣看完那個仍處於男尊女卑、物化女性的時代下寫出的文字,著實考驗個人的修養和氣度。 若以現代思維觀之, 〈 聲容部 〉 在閒情偶寄裡面算是最有爭議的,內容對女性的審美太過傳統和刻板,在這部裡面各述作者認為女性的外表、容貌、裝服應有何樣,細節細到盥洗薰香有什麼步驟、如何使用、妝要怎麼化、衣服首飾顏色要如何搭等,長篇大論了三節,再愛美的當代女性也很難接受那樣立場的言論。 倒是第四節我覺得有可參考的內容。 習技第四的內文原是針對培養女子才藝而論,若撇開針對婦女這一點來看,其實無論性別都很受用。在這篇李漁說到 「 技藝以翰墨為上,絲竹次之,歌舞又次之 」 ,尤其在第一項文藝這塊論到 「 學技必先學文 」 ,讀書識字,不是單純知道怎麼寫字或讀懂文句,而是能了解事物真理。 「 明理之人學技,與不明理之人學技,其難易判若天淵。然不讀書不識字,何由明理?故學技必先學文。 」 這段文字對於許多學藝術的人可說是一記警鐘吧!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深厚的內涵,能創出多有意義的作品?一個富有深意的作品,交由學養廣度不夠的人演譯,能表現出原作希望達到的境界嗎? 中式思維仍是以讀書為上的,他不會不知琴童、戲童都是從小練的硬底子功,只是在文人墨客這些鑑賞者眼中,若只是炫技,便覺流於空洞了。換個現代的說法,其實就是希望表演的人同時也動腦、會思考,而不是僅有複製的能力。一流的演奏家和作曲家,作品或演譯是不會單純只有技術的,這也是藝術令人著迷的地方,只是表演者和觀賞者在技藝和學養都要夠深厚才能瞭解了。 閱讀整個 〈 聲容部 〉 還會發現李漁很在意 「 好不好看 」 這件事。 除了前幾節的妝容衣飾,對於選擇樂器他也有想法,但不在於好不好上手演奏,而是演奏時會不會影響一個人的儀態。樂器分絲竹,絲的部分首推琴,若無琴,其他琵琶、弦索 ( 三弦 ) 、提琴 ( 胡 ) 他也推薦;竹的部分惟洞簫一種,笛子還可以,笙管則不得以不操弄,要的話最好是樂隊合奏的形式。 讀到這應該會覺得有點被歧視了,為什麼要對笙管有偏見呢?看他的原文: 吹笙搦管之時,聲則可聽,而容不耐看,以其氣塞而腮脹也,花容月貌為之改觀,是以不應使習。婦人吹簫,非止容顏不改,且能愈增嬌媚。何也?按風作調,玉筍為之愈尖;簇口為聲,朱唇

樂評人要有什麼修養?

圖片
《論音樂美 — 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 ,陳慧珊譯,世界文物1997.1出版 前幾週在書店瞄到一本書 — 《樂評人自我修養》,一看作者是漢斯利克 (Eduard Hanslick, 1825-1904) ,心中暗忖自己竟然不知道他寫過這麼一本書,還好書本沒有塑膠膜封著,趕緊拿起來拜讀一番。 大致翻了翻發現主題不離音樂美,內容和樂評或樂評人沾不太上,陌生中卻又帶點似曾相識,最後才在封面右側折邊找到幾行小字:本書原名《論音樂的美》。 《樂評人自我修養》,劉昕、胡妤譯,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6出版 圖片取自網路 這下對修養已經沒什麼感覺了,看來書商也是很懂得博眼球的,音樂學會讀到的書,社會大眾不見得知道也不一定有興趣,改個包裝增加購買動機,至於買回去有沒有好好閱讀提升自我修養,就個人的事了。 我自己是已有一本陳慧珊譯的《論音樂美 — 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所以相同內容的書若要再購入,就是看翻譯好壞或讀起來順暢與否了。而這也確實是我當時膠著的點,看起來文句是都有翻出來,但措辭有些差異,這些差異不僅是兩岸用詞習慣或語氣不同,也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謬誤。我稍微列出幾句: 陳版《論音樂美》 劉胡版《樂評人自我修養》 第一章 音樂美學的研究方法大多有個通病 …… 在探索音樂美學的過程中,始終有一個錯誤的假設為其阻礙 …… 第二章 情感就是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此一論點部分來自那把情感視為音樂效果最終目的的理念,部分來自此理念的修正 音樂的最終目標是激發情感,根據這個理論及他的修正形式, 就形成了這樣一個說法,即情感是音樂要表現的主題。 第五章 由於音樂對情感的影響被人們過份重視,音樂美學的科學發展因而遭受到最大的阻礙 音樂美學發展的最大阻礙,就是過分強調音樂對情感的影響。 兩版讀起來都很通順,感覺大陸的翻譯比較簡潔,語句也傾向肯定。網路上可以找得到《樂評人自我修養》那本前兩章的內容,有興趣可以先試閱再決定要不要買回細讀。 [1] 但我個人還是偏好原先手上的這本,撇開字體簡繁不論,舊版譯者附註比較詳細,較為保留、含蓄的用詞和語句也貼近台灣學術圈的風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