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8的文章

古箏弦選擇建議

圖片
※ 本文圖片皆為筆者所攝,圖中古箏、購入琴弦皆為筆者所有 從鋼弦變成尼龍纏弦後,古箏弦大致維持目前的模樣:鋼絲內裡、絲線包覆、尼龍纏繞在最外,一至廿一弦依序加粗、加長,可以承受更大的張力和彈奏力道,比起傳統鋼絲弦更耐用。不同廠牌的箏配備的弦款也不一樣,對於弦的挑選,以下筆者主要從琴弦檔次、長度、包裝來切入,再輔以廠牌為例。 一、檔次 琴弦耐用與否,音量、音色等品質問題,檔次優劣是最直接影響的關鍵因素。目前大陸的琴弦製作上可粗略分成低、中、高三個檔次,顧名思義, 價格幾乎直接反應琴弦好壞 ,低檔弦便宜的大約人民幣 30 元上下一套,聽來或許令人心動,但就要承受細弦可能經常斷弦的風險,聲音聽起來也悶悶的。因絕大多數古箏弦皆由中國製造、中國販售,提及的價格就以人民幣為單位了。 比較大一點的品牌,初階的練習用弦大約訂在一百多元,中高級以上二、三百元一套。每一家分類的名稱不同,看定價較能清楚知道差別。 以 專業演奏最常使用之敦煌牌 B 型弦 當判斷基準, [1]   一套 B 弦在中國店面的統一零售價是 298.4 元,因此上台用的專業演奏弦也差不多選這個價位的較為保險。比之價位更高、貴上一兩百元以上的有之,但就看顧客願不願意買單了。 高級演奏弦較貴,大多是因使用的材料較好,尼龍圈數也較多,摸起來應該是很滑順的,可惜這點肉眼不容易看出,若廠商沒有用不同顏色的線頭或弦釘標明,又沒有對照組可以比較,就連專業人士也很難分辨。在不拆封的情形下,筆者建議各位箏人可以掂一掂整圈的琴弦,若是好品質、圈數極密的弦應有一定重量,越低音的粗弦越容易感覺到,新弦裝上前不妨先感受一下。   某廠牌琴弦三種不同檔次的第 21 弦。琴弦分為練習級、家庭級,專業級,但若去除紙袋包裝, 只能知專業級琴弦裝在最厚的塑膠密封袋,肉眼無法立即分辨,需觸摸到琴弦方能感覺品質差異。 二、長度 一般常見的普通箏款,是指 S 型岳山 163 標準箏,各廠牌的琴弦都可以裝得上。如果是敦煌演奏箏, 音箱在 16-21 弦處多加了固弦板,因此一定要用後幾條有特別加長的 B 型弦 , A 型或其他廠牌低音後幾根可能會不夠長; B 型低音的弦在一般箏也會過長,繫弦時需另外剪短,不建議纏一大坨在琴釘上。 敦煌牌演奏箏,

唸歌工尺譜的對照

圖片
  前一篇文章 「 失傳或失真 」提到現今唸歌的傳唱已從工尺譜轉為西洋記譜一事,此篇就之前未提及的細節再補述。   現今的音樂人或樂友幾乎都是以線譜或簡譜理解音樂了,對工尺譜大概略知樣貌,十之八九應該都說不出所以然。那工尺譜是什麼、要怎麼看呢?它 是以文字或符號標記手指的位置,文字或符號本身不代表音高,若音域範圍加大,會在相應的八度上,高音加上人字旁或末筆向上挑,低音在右下多加撇。不同樂種稍有差異,沒有統一的記法。   我在整理樂譜對照時,內心其實也很掙扎,畢竟我對工尺並不十分熟悉,只看過南北管、崑曲、西安鼓樂等中國傳統音樂或戲曲的傳譜,實際操演工尺譜彈奏也只練過南管三絃;而歌子戲、唸歌向來是口傳的,尤其是唱腔會跟著語調而改,紙本的文本記錄主要是歌子冊,目前尚無針對音樂本體的工尺譜紀錄 。   由於唸歌內容講述的大多是完整的故事,實際演出也不會直接把工尺唱出來,所以工尺譜的對照,材料來源就是敝人向楊秀卿藝師習藝時央求其彈唱的錄音了。以下是幾個常用曲調的片段: 【七字調】 【都馬 調】 【車鼓調】   若是以簡譜入門學彈月琴的人來說,上面的曲會用到兩種定絃 ,在彈 【 江湖調 】 、 【 七字調 】 時兩絃的音會用「 mi 、 la 」來定,彈 【 都馬調 】 、 【 雜唸調 】 會用「 sol 、 re 」;但 從整理的譜例可以看到,以簡譜來記,首調唱名的記法換個曲調就轉了調,可是原始的工尺唱名並沒有變,僅是唱名的音高依調別而略調整 ,由此素材可見,唸歌與同出於福建的南管一樣是屬固定唱名法。在現行體制的音樂教育下,直接將傳統音樂皆歸類為首調音樂,也是會讓人誤解的。 我將上述譜例整理成如下圖: 註:關於下方有兩個升記號的調式,更嚴謹的研究論文是採用臨時記號,而不顯示西洋調性, 此處為加上線簡譜對照而如此標明。   這個 「 固定調工尺譜 」 的概念,對於深入學習傳統音樂的人應該是有印象的,如南管 的 五空管、倍思管,廣東客家音樂的硬弦、軟弦,潮州音樂二四譜中的輕三六、重六調,大致是在這樣的五字記譜架構上,工尺譜或二四譜上的譜字不變,但演奏時照著管門或調別,更改某幾字的音高。   一般傳統音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