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9的文章

2019臺北藝穗節 箏變《迴文》觀後感

圖片
箏變《迴文》在紀州庵演出的場地允許攝影,圖為筆者所攝下半場箏樂家楊懿惟的演奏。 時間:2019/8/24 pm2:3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大廣間」 文 | 邱思笛 《迴文》整場演出時間約一小時,均分成上下半場,分別由作曲家曾世寶、箏樂演奏家楊懿惟演出。演出場地也配合節目劃成一半,將觀眾席置於中間,看上半場時面向內側,換場(自行)將座位轉另一邊看。 上半場曾世寶的演出以古箏、中阮兩項樂器為主要旋律來源,預置錄音、觀眾手上在入場領的兩顆小白石也被設計成音樂演奏的一部分。除了在演出中間有聽到一段古箏的搖指較有明顯稍強的旋律線條,其他時間多為摩絃、以弓拉琴等現代技法與聲響探索,次之才是撥絃的點狀音。 箏變《迴文》在紀州庵演出的場地允許攝影, 圖為筆者所攝上半場作曲家曾世寶的表演。 筆者坐於音響下方,聽覺上預置錄音的音量大於前方的器樂,對於頂上的預置錄音以及演奏間的關聯感覺似乎不強。另外演出者走入觀眾席、帶觀眾敲擊手上白石,是單一規律的快速節奏,無其他變化,筆者曾嘗試敲得忽快忽慢、切分音等,但似乎沒有回應,如果演奏家、預置錄音、觀眾擊石三者之間有跟著變換速度,或者音樂與敲擊相互呼應,是否更有互動感呢? 下半場轉向看箏樂家楊懿惟的演奏。20多分鐘的演出皆著眼於兩台箏上,一台傳統五聲音階、一台特殊音階定絃,演出的樂曲或片段遊走在傳統的規矩(三首傳統箏曲《寒鴉戲水》、《四段錦》、《河南曲牌聯奏》)和現代的即興兩端。 個人聽來第一首(或是說第一段)的創作有引子的意味,銜接《寒鴉戲水》,之後穿插於傳統箏曲、結尾的即興片段(約2-3分鐘),比較像是前段即興的發展或再延伸,形成兩台分別代表傳統和現代的箏的對話。 演出同時正值白鹿颱風經過台灣,台北的風雨沒有大到需要停班停課,但不時的大雨在木屋裡也都能聽得見。風是風、雨是雨,表演歸表演,待在室內其實也挺舒服的,如果演出時間能再更長些、配上一杯茶,這個午後說不定能有更多的感觸。 註: 2019臺北藝穗節 箏變《迴文》 演出資訊 《迴文》  於8/24-9/5共演出六個場次,筆者觀賞為首演場